原標題:2017年重慶市追回外逃人員25人,追回人數超前兩年總和
案發潛逃英國的犯罪嫌疑人李世全,在江北國際機場被精確邊控抓捕;改頭換麵外逃18年的犯罪嫌疑人羅剛,被專案組從廣東東莞追回……去年以來,重慶市國際追逃追贓捷報頻傳,一批“消失”多年的犯罪嫌疑人相繼被緝拿歸案,向外持續釋放了“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強烈信號。據市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天網2017”全市共追回外逃人員25人(國家工作人員20人),追回人數超前兩年總和,其中境外外逃人員6人,境內外逃人員19人,追回贓款405餘萬。
成績背後看行動。去年,按照中央部署,市委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追逃追贓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納入全市反腐敗工作總體部署,舉全市之力推進。在中央追逃辦的統籌協調下,市委追逃辦整合紀檢、公安、檢察等各方力量,發揮各部門職能優勢,解決追逃追贓中麵臨的問題困難。
“天網2017”啟動後,市委追逃辦組織各區縣和單位對全市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清理,逐人建立追逃檔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在此基礎上,各部門調準頻道,積極行動。市公安局建立由經偵、網安、情報等警種共同參與的24小時不間斷網上追逃信息服務“快速通道”,運用大數據跟蹤定位外逃人員,為實施精確追逃提供精準“坐標”。市檢察院逐案逐人成立追逃工作組,開辟消息查詢渠道,引導追逃單位發現蛛絲馬跡,全力保障追逃追贓工作;對追逃追贓工作分片包幹,實行一案一專班,實地督導。
“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裏,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市委追逃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建立健全了跟蹤督辦機製,不定期聽取案件動態進展,同時派員深入辦案單位一線跟蹤督查,具體指導追逃追贓工作,督促追逃追贓責任到人、任務落地。”
為確保重點個案突破,重慶市還實施掛牌督辦,對去年市級掛牌督辦的5個案件,明確實行專人專辦、一人一策,精準發力。
去年3月29日、4月11日,市委追逃辦分別召開督辦會,專題研究部署重點個案和公安、檢察機關立案偵辦案件追逃追贓工作。參會同誌深有感觸地說:“不到兩周時間兩次督辦,要是不切實扛起責任,擼起袖子加油幹,下次參會真不好‘交賬’啊。”
追逃不忘追贓。市委追逃辦堅持追逃與追贓“兩手抓”,將追逃與追贓同步推進,以追贓促追逃。由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牽頭建立預防、打擊利用地下錢莊和離岸公司轉移贓款專項行動組織體係和運行模式,探索建立“一站式”辦公機製,安排轄區20餘家銀行機構集中領取調查取證文書、集中向辦案機關反饋證據資料,提高辦案機關偵辦效率。
同心合力,積厚成勢。市委追逃辦統籌協調市公安局、市檢察院、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等單位各司其職、相互配合,追逃追贓防逃三管齊下,讓外逃之路越走越窄。一份數據統計是有力證明:全年追回的25人中,外逃10年以上的12人,占追回總人數的48%;市級掛牌督辦案件的5名犯罪嫌疑人100%歸案,其中抓獲4人,自首1人。
“我其實早就想回去了。在外頭這十幾年,我每天都睡得不安穩。”去年8月初,被押解回重慶的犯罪嫌疑人羅剛這樣說。
追逃未盡,腳步不止。隨著國家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市紀委、市監委進一步深化認識,找準定位,重整行裝再出發,專門設立案件指導室(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統籌追逃追贓職能職責,負責市委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日常工作,開啟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新征程。⠀
來源:“風正巴渝”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張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