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QQ群(免費接單黑客QQ) 
從6月視頻網站Acfun受黑客攻擊造成千萬用戶數據外泄,到近期華住、萬豪等企業因被“黑”致上億客戶個人信息泄露,今年以來黑客類犯罪頻頻進入公眾視野。黑客類犯罪逐步呈現數量多、範圍廣、鏈條化的新特點,“零門檻”學會黑客攻擊,獲得大量信息後進行勒索或靠售賣信息為網絡詐騙、色情、賭博等惡性犯罪“輸血供電”的行為層出不窮。 
黑客犯罪頻發已成涉網犯罪核心 11月底,萬豪國際集團發布聲明稱,其旗下喜達屋酒店客房預訂數據庫被黑客入侵。據萬豪方麵透露,2014年以來,一名攻擊者一直都能訪問該集團喜達屋部門的客戶預訂數據庫,數據庫中包含約5億名客人信息,其中高達3.27億人次的泄露信息包括名字、郵寄地址、電話號碼、護照號碼、生日、到達和離店信息等。 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國內外多個知名酒店、互聯網企業遭遇黑客攻擊,致使用戶個人信息和相關數據泄露。黑客類犯罪正在成為涉網犯罪的核心以及電信詐騙、網絡勒索、網絡招嫖、網絡賭博等惡性犯罪的上遊犯罪。 根據公安部今年開展的“淨網2018”專項行動進展通報,公安機關針對網絡黑灰產業為網絡詐騙、色情、賭博等惡性犯罪“輸血供電”的情況,共抓獲犯罪嫌疑人8000餘名,其中黑客達1200餘名。“近年來,隨著各行各業的數字資產越來越多,惡性犯罪需求加大,酒店、航空公司、互聯網企業、培訓機構……黑客攻擊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數據量越來越大,讓人防不勝防。”辦案民警介紹到。 黑客類犯罪呈現新趨勢 據了解,在數據泄露原因方麵,62%的數據泄露與黑客攻擊有關。當前黑客類犯罪正呈現一些新的趨勢。 ——黑客技術易獲取。經調查發現,網絡中活躍著大量涉及黑客技術交流的qq群和帖子。在qq群搜索“hack”等字樣後,在隨機加入的兩個群組“群文件目錄”中都發現了大量低端的黑客教程和軟件,如紅包外掛、強製聊天程序、網盤破解程序等。隨意點擊一個網盤破解軟件,不出一分鍾即可完成黑客程序安裝。 在群內,一些網民在頻繁交流黑客破解程序的技術環節,還有網民兜售已經泄露的某網約車平台乘客信息。群組人數規模均在400人以上,網友注冊信息顯示來自全國各個地區。 ——以黑客類犯罪為前端的涉網犯罪的產業化特征明顯。如果某些不法分子想從事電信詐騙,他所做的隻是在一些網站上發布需求信息,就會有散落在全國各地的人提供非法獲取個人信息、“黑網站”架設、非實名製電話號碼、“黑銀行卡”、客服人員等,每一個步驟都有人去實施。 ——黑客犯罪技術手段不斷更新。北京警方今年打掉的一個名為“小七論壇”的網站提供對流氓軟件“加殼”的服務,“加殼”後的流氓軟件可以躲過各種殺毒軟件查殺,而且“加殼”還提供像殺毒軟件一樣的實時更新服務。 除了非法獲取信息外,一些不法分子還會利用“撞庫”技術,以獲取的大量用戶名、密碼信息解鎖與該用戶登錄信息相同的論壇、家用攝像頭等,從而獲得更多信息,用於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並從中獲利。 齊抓共管治理網絡環境 黑客犯罪不僅危害企業與個人的財產和信息安全,也對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造成了威脅。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進入實際應用,黑客攻擊對象的覆蓋麵也會增加,打擊黑客類犯罪任重道遠。 雖然公安機關的打擊力度在不斷加大,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和跨區域性等特點,使得黑客犯罪案件仍處高發態勢,應著力構建網信、工信、公安等各部門之間協調溝通機製,綜合治理互聯網黑客犯罪問題。 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秘書長胡鋼認為,設計網絡安全的立法工作應堅持“快立頻修”,高效快速立法,以應對新型網絡犯罪行為,處理迭代發展的網絡犯罪案件。“司法機關要及時處理緊迫多變的黑客犯罪案情,對不法分子起到震懾和警示作用。”胡鋼說。 北京師範大學刑法研究所副所長彭新林認為,存有大量公民個人信息、易成為黑客犯罪重點攻擊對象的單位,要增強網絡安全防範意識,積極主動開展黑客犯罪的預防活動。“廣大網民要切實增強安全意識,強化安全防護措施,防止計算機信息泄露,對發現的網上黑客違法犯罪線索及時舉報。”彭新林說。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