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 编辑:5moban.com - 18人物經曆
早年經曆
宮崎駿1941年出生於的東京都文京區,畢業於杉並區立永福小學校、杉並區立大宮中學校、東京都立豐多摩高等學校及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在四個兄弟中排名第二,父親是宮崎家族經營的“宮崎航空興學”的職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他所在的家族經營一個飛機工廠,屬於軍工企業,所以戰爭後期物質匱乏中也能保持頗為溫飽的生活,宮崎駿度過了相當自由的幼年生活。然而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宮崎駿卻意外地對家族的特權產生了懷疑。宮崎駿的父親告訴他,其實宮崎家族生產的飛機尾翼根本不符合標準,全是些沒有經過正規培訓的臨時女工製作加工的,隻需賄賂下軍方管理人員,產品就可以蒙混過關。這些在大人們看來無可厚非的把戲,卻在宮崎駿的內心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跡,引發了他對人性的思考,影響了他之後從事動畫導演的創作風格。宮崎駿自幼由於身體不好,故不擅長運動,也因此對靜態的繪畫很有天分,特別對於飛機感到興趣,並成為終身的愛好。
1958年,宮崎駿高中3年級的時候,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上映,他開始對動畫產生興趣。
1959年,宮崎駿進入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大學裏麵沒有漫畫社,所以進入了與之最為接近的兒童文學研究會,社員隻有宮崎駿一個人。在大學期間他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也曾向貸本漫畫出版社投稿,不過作品沒有完結。在“安保運動”中宮崎僅僅是一個旁觀者,僅僅在最後時刻作為無黨派人士參加了一下。宮崎駿也在思想上開始傾向社會主義,蘇聯解體對他的思想構成了很大衝擊,雖然麵對社會主義敗北的現實,但是他對勞動者和革命的肯定立場一直沒變。宮崎駿在1994年連載完漫畫《風之穀》後,決定放棄馬克思主義。
工作經曆
東映動畫期間
由於宮崎駿是次子,有長子繼承家業,所以可以按自己喜歡的選擇自己的職業。1963年4月宮崎駿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的工作。宮崎進最初入東映時僅僅是最底層的原畫和設計工作。他第一次參與製作的動畫是《汪汪忠臣藏》(製作人為白川大作)。因為二戰後文藝界充滿民主氣息,宮崎因此嶄露頭角。被社內的老前輩大塚康生發現。升職為主要製作人,並擔任了東映動畫的工會書記長。同年參與了東映首部動畫電視劇《狼少年肯》的動畫製作。
1964年,書記長宮崎駿在社內開始協助組織工會活動(領導是大塚康生,副委員長是高田勳)。同年被蘇聯製作的長篇動畫《雪之女王》深深的感動,選擇動畫師作為終生職業。
1965年,工會開始一起製作動畫長片《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大塚康生為作畫監督,當時尚為新人的高田勳被他提拔為監督。由於宮崎駿在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大家為他發明了一個職位:場麵設計。
1966年10月,由於工會和資方談判待遇和勞動條件的活動幹擾了工作,《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製作中斷。1967年1月,該片繼續製作,1968年7月正式放映。
1968年,參與《穿長靴的貓》(製作人矢吹公郎,1969年公映)的動畫製作,擔任原畫或場麵設計的職務。1969年,他開始在報紙上以秋津三朗的筆名連載短篇漫畫《沙漠之民》。這是後來《風之穀》的一點原型。
蟲Production動畫期間
1971年,宮崎駿在完成《阿裏巴巴和四十大盜》後離開東映動畫公司,與高田勳、小田部羊一一起從跳槽到大塚康生所在的蟲Production動畫(後來的“蟲製作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企劃《長襪子的皮皮》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宮崎首次出國旅行到蘇格蘭考察。但該企劃因故放棄了,不過這次歐洲村鎮的風景出現在宮崎駿之後的很多作品中。同年與高田勳、小田部羊一一起參加了大塚康生主導的TV版《魯邦三世》第一季的製作。截止至2015年《魯邦三世》幾乎每年都有TVspecial或者劇場版問世,而魯邦從身居豪宅的大盜變成如今大家熟悉的平民形象,高田勳和宮崎對原作的擅自改編可謂影響深遠。
1972年,導演高田勳、作畫監督小田部羊一和宮崎駿的組合創作了大量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熊貓家族》。該作品首次以描繪日常生活為主,是高田勳以後的新風格的第一次嚐試。
Zuiyou映像期間
1974年,宮崎駿與高田勳、小田部羊一一起轉到Zuiyou映像(即後來的日本Animation的母公司)。三人合作的第一部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可以說是奠定整個係列風格的作品。宮崎駿的職務是設計和畫麵構成。
1975年,宮崎駿仍擔任設計和畫麵構成的工作與高田勳、小田部羊一共同合作了《尋母三千裏》(1976年上映)及《紅發少女安妮》(1979年上映)。
1977年,宮崎駿首次擔任監督,成為動畫長片《未來少年柯南》(1978年上映)的監督。
東京電影新社期間
1979年,宮崎駿作為製作人,為了製作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劇場版動畫《魯邦三世卡裏奧斯特羅之城》轉入東京電影新社,作畫監督是魯邦動畫係列的最初創作成員大塚康生。《魯邦三世卡裏奧斯特羅之城》有著和後來吉卜力工作室作品相當的質量和魅力。不過,當時《魯邦三世卡裏奧斯特羅之城》受到機器人潮的影響票房隻有前作的一半。
1980年,宮崎駿就在東京電影新社的新人養成公司TELECOM工作,繼續製作新魯邦的TV係列(作為監督和編劇創作了145集“死之翼信天翁”和最終的155集“再見,可愛的魯邦”)。在此期間,宮崎駿提出了成為後來《龍貓》《幽靈公主》前身的企劃,卻沒有被采用。
1981年,德間書店新創刊的動畫雜誌《Animage》的總編鈴木敏夫對宮崎駿進行訪問。並在鈴木敏夫和德間書店牽頭下,宮崎駿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動畫,劇場版動畫《風之穀的娜烏西卡》的企劃,最初由於沒有原作被打回。
1982年,宮崎駿開始在《Animage》上麵連載其漫畫。而宮崎完成製作《名偵探福爾摩斯》相關的工作後,離開東京電影新社為新作做準備。
創辦吉卜力工作室
1983年,宮崎駿將從創作《太陽王子》就一起合作的高田勳、鈴木敏夫等人集合起來,開始首次執導電影動畫《風之穀》。宮崎駿一人擔任導演、腳本、分鏡表的全部工作。
1985年,在德間書店的投資下,宮崎駿聯合高田勳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該名字來自二戰時候意大利的一款偵察機,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由於宮崎駿父親曾經是飛機製造廠工作,從小宮崎駿就對飛行和天空充滿著向往,這也是吉卜力的由來之一。宮崎在此期間同時擔任《修那之旅》繪本的監督工作。
1986年,宮崎駿執導動畫電影《天空之城》開始製作,漫畫《風之穀》休刊。之後《風之穀》也一直隨著吉卜力工作室動畫的製作而斷斷續續的休刊和再開,一直到1994年為止。
1988年,宮崎執導的動畫電影《龍貓》放映。後吉卜力工作室將工作室logo以該片中的登場角色龍貓來設計。
1989年,宮崎駿完成了《風之穀》動畫後,閱讀了高橋千鶴的少女漫畫《混凝土的坡道上》,他於是聯想到了改編少女漫畫成為動畫的可能性。同年宮崎駿首次挑戰少女成長題材的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公映。
1992年,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紅豬》公映。喜愛兵器的美麗卻討厭戰爭的他在兵器模型雜誌連載一些短篇漫畫,這個作品即為其中之一改編。1993年,由近藤喜文執導,宮崎駿擔綱腳本、分鏡、編劇及製作人的動畫電影《側耳傾聽》開始製作,影片於1995年上映。1994年,宮崎駿連載十年的漫畫《風之穀》也終於完結。1995年,吉卜力工作室邀請恰克與飛鳥擔任歌曲製作,被認為是實驗劇場版的動畫電影《OnYourMark》在“SuperBest3”放映。
1997年,宮崎駿執導動畫電影《幽靈公主》。由於該片場麵宏大,製作精美,加上宮崎導演隱退2年後複出的號召,還有前所未有的廣告宣傳,使得該片以193億的票房成績,獲得1997年日本電影票房冠軍。宮崎駿就此準備退隱,但是卻被作為接班人培養的近藤喜文過勞而死和高田勳導演的《我的鄰居山田君》票房的失敗所累隻有再次出山。
2001年,由於《幽靈公主》的票房被《泰坦尼克號》超越,蟄伏了4年的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上映。同年該片再次拿下日本電影總票房第一。該片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等國際電影獎項,宮崎駿再次打算退隱。
2002年,由於動畫電影《貓的報恩》的票房的不如意,讓宮崎駿再次出手。2004年,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上映,票房接近《幽靈公主》。同年4月吉卜力工作室脫離德間書店,成為獨立公司,宮崎駿與史提芬ⷨ𞤼柳쥏𘧚董事。宮崎駿作品的版權及所有權也移轉至吉卜力工作室。
2008年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上映。故事圍繞一個5歲的男孩宗介與想要成為人類的金魚公主“波妞”的感情故事,使得他在動畫界再一次得到了肯定和承認。
2009年,宮崎駿開始了半退隱的生活,隻為了紀念《魯邦三世卡裏奧斯特羅之城》出了一部動畫電影《魯邦三世特別公映版》。2010年,宮崎駿開始執著於幕後工作,為吉卜力工作室培養年輕導演做基礎,先後出了短片《酵母君與雞蛋公主》和兩部動畫電影《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竹取物語》。
2011年,吉卜力工作室企劃了十多年的動畫電影《虞美人盛開的山坡》終於得以搬上銀幕,宮崎駿擔任編劇和製作人。導演則由被宮崎駿雪藏了5年的兒子宮崎吾朗擔任,該片最後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2013年9月1日,星野康二代表宮崎駿表示因為身體原因即將退隱。9月6日下午,宮崎駿召開退隱記者會,因心髒病宣布正式退隱
2014年11月8日,宮崎駿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015年7月13日,“吉卜力工作室”證實宮崎駿在製作短篇動畫《毛毛蟲波蘿》,宮崎駿退休時宣言不再製作長篇動畫,已經著手於監督、製作起短篇動畫。《毛毛蟲波蘿》與宮崎駿以往的作品不同,全麵使用了CG(電腦繪圖)技術。
宣布複出
宮崎駿宣布複出。2017年2月27日,在NHK特別節目《永不結束之人宮崎駿》中,宮崎駿透露其長篇動畫新作已在創作中,將於2019年公開。這並非宮崎駿監督第一次複出,此前,他曾經有過6次退休與複出宣言。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的長篇動畫《起風了》上映之後,宮崎駿宣布正式退隱,不再製作長篇動畫。
2018年3月21日,擔任導演、編劇和監製的CG動畫短片《毛毛蟲菠蘿》在吉卜力美術館上映。
個人生活
宮崎駿在家中四個兄弟中排行第二,其他兄弟分別是大哥宮崎新,三弟宮崎豐,四弟宮崎士郎。
1965年,宮崎駿與同僚的太田朱美結婚,結婚式的主持人是大塚康生。
1967年,長男宮崎吾朗誕生,現任(財)�約浼悄睽�ニメ�`ション文化財�飫硎隆�1970年,次男宮崎敬介誕生,木口木版畫家。
社會活動
2011年3月28日,宮崎駿代表吉卜力工作室還已經為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地震災區捐款,但捐款具體數額並未透露。同年7月5日,借助NGO Peace Winds的要求,宮崎駿和庵野秀明監督一同前往高田市看望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受災群眾並為災民簽名。
2015年6月27日,宮崎駿出資3億日元(約1500萬元人民幣),在久米島以南的錢田森林公園中建立該親子設施,名為“風回家的森林”,麵積約有1萬平方米,地理上更因背山麵海,可讓小朋友接觸森林自然環境,還會建設有海水流通的泳池,該設施提供足夠30名親子入住的地方,預計會於2017年春天完工。同年7月13日,在日本東京外國記者俱樂部宮崎駿出席記者會並發表講話,敦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其戰後70周年談話中承認日本曾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並對由此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難進行痛徹反省。宮崎駿批評推動“戰爭立法”是逆時代潮流。他認為,現在一部分日本人希望忘記過去的曆史,但是日本當初發動侵略戰爭的行為絕對不允許被遺忘,更不容否認。他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為尋求自身利益而發動侵略戰爭,這是每個國家都應遵循的最基本原則。
獲獎記錄
個人獎項 |
2012 ⠂ ⠲012年度日本“文化功勞者”稱號 ⠂ ⠯) ⠂ ⠲005 ⠂ ⠥際交流基金獎 ⠂ ⠯) ⠂ ⠲004 ⠂ ⠧쬱6屆 ⠂ ⠨馠布國際動畫片盛會-功勞獎 ⠂ ⠯) ⠠⠲004 ⠂ ⠓itges國際電影節-特別審查員獎 ⠂ ⠯) ⠠⠲003 ⠂ ⠯ᨥ孛袢儆�獎 ⠂ ⠯) ⠂ ⠲002 ⠂ ⠦日獎 ⠂ ⠯) ⠂ ⠲002 ⠂ ⠦國家功勞獎 ⠂ ⠯) ⠂ ⠲002 ⠂ ⠥𗴩𘂯� ⠂ ⠯) ⠂ ⠲002 ⠂ ⠂usinessWeek-StarofAsia-發明家部門 ⠂ ⠯) ⠂ ⠲000 ⠂ ⠧쬳屆 ⠂ ⠥𘩦쩁ꩃ獎 ⠂ ⠯) ⠂ ⠱998 ⠂ ⠧涯功勞獎 ⠂ ⠯) ⠂ ⠱998 ⠂ ⠥𑱨𗯦子文化獎 ⠂ ⠯) ⠂ ⠱998 ⠂ ⠦𗝩𗦲 ⠂ ⠯) ⠂ ⠱994 ⠂ ⠦妜즼맕륮𖥍會獎 ⠂ ⠯) ⠂ ⠱990 ⠂ ⠦쩃𝦰文化榮譽章 ⠂ ⠯) ⠂ ⠀ |
報知電影獎 |
2001 ⠂ ⠧쬲6屆 ⠂ ⠦佳導演獎 ⠂ ⠥與千尋 ⠂ ⠯) ⠂ ⠱988 ⠂ ⠧쬱3屆 ⠂ ⠦佳導演獎 ⠂ ⠩𒓠⠂ ⠯) ⠂ ⠀ |
日本全國電影協會獎 |
1990 ⠂ ⠦佳日本電影導演獎 ⠂ ⠩픥峥夾🂠⠂ (獲獎) ⠂ ⠱988 ⠂ ⠦佳導演獎 ⠂ ⠩𒓂 ⠂ (獲獎) ⠂ ⠀ |
日本電影旬報獎 |
1990 ⠂ ⠦妜쩛演獎 ⠂ ⠩픥峥夾🂠⠂ (獲獎) ⠂ ⠱988 ⠂ ⠦妜쩛演獎 ⠠⠂ ⠩𒓂 ⠂ (獲獎) ⠂ ⠀ |
日刊體育電影獎 |
1997 ⠂ ⠧쬱0屆 ⠂ ⠦奈體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 ⠥公主⠂ ⠯) ⠂ ⠀ |
日本全國興業環境衛生同業組合連合會賣座獎 |
1993 ⠂ ⠧쬹屆 ⠂ ⠦佳導演獎 ⠂ ⠧𑬂 ⠂ (獲獎) ⠂ ⠀ |
日本工業健康行業協會映畫獎 |
1994 ⠂ ⠧쬱2屆 ⠂ ⠨aking導演獎 ⠠⠂ ⠧狸貓 ⠂ ⠯) ⠂ ⠀ |
高崎電影節 |
1998 ⠂ ⠧쬱2屆 ⠂ ⠦佳導演獎 ⠂ ⠥公主 ⠂ ⠯) ⠂ ⠀ |
意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絲帶獎 |
2006 ⠂ ⠦佳外國導演 ⠂ ⠥爾的移動城堡 ⠂ ⠯名) ⠂ ⠀ |
星雲獎 |
2007 ⠂ ⠦佳改編劇本 ⠂ ⠥爾的移動城堡 ⠂ ⠯) ⠂ ⠀ |
東京動畫大賞 |
2009 ⠂ ⠧쬸屆 ⠂ ⠦佳導演獎 ⠂ ⠦𘥴上的金魚公主⠂ ⠯) ⠠⠲009 ⠂ ⠧쬸屆 ⠂ ⠦佳創作獎 ⠂ ⠦𘥴上的金魚公主 ⠂ ⠯) ⠠⠀ |
奧斯卡金像獎 |
2015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榮譽獎 (獲獎) 2014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起風了 (提名) 2006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哈爾的移動城堡 (提名) 2003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千與千尋 (獲獎)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2013 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起風了 (提名) 2008 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未來電影數字獎-特別提及 懸崖上的金魚姬 (獲獎) 2008 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米摩.羅台拉基金獎 懸崖上的金魚姬 (獲獎) 2008 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懸崖上的金魚姬 (提名) 2005 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獲獎)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哈爾的移動城堡 (提名)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2002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千與千尋 (提名) |
香港電影金像獎 |
2010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 懸崖上的金魚姬 (提名) 2006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 哈爾的移動城堡 (提名) 2002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 千與千尋 (獲獎) |
歐洲電影獎 |
2002 第15屆歐洲電影獎環球銀幕獎 千與千尋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2004 第5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獎 千與千尋 (提名)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2014 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動畫電影獎 起風了 (獲獎) 2009 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動畫電影獎 懸崖上的金魚姬 (獲獎) 2002 第2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 千與千尋 (獲獎) 2002 第2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會長功勞獎 (獲獎) 1998 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 幽靈公主 (獲獎) 1990 第1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話題獎-最具話題影片獎 魔女宅急便 (獲獎) 1990 第1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特別獎 魔女宅急便 (獲獎) |
亞洲電影大獎 |
2009 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 懸崖上的金魚姬 (提名) 2009 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懸崖上的金魚姬 (提名) |
法國電影凱撒獎 |
2003 第2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千與千尋 (提名) |
安妮獎 |
2014 第41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編劇 起風了 (獲獎) 2013 第40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編劇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提名) 2010 第37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導演 懸崖上的金魚姬 (提名) 2006 第33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編劇 哈爾的移動城堡 (提名) 2006 第33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導演 哈爾的移動城堡 (提名) 2003 第30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編劇 千與千尋 (獲獎) 2003 第30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導演 千與千尋 (獲獎) 2000 第28屆安妮獎傑出個人成就獎-動畫電影導演 幽靈公主 (提名) 1998 第26屆安妮獎溫瑟·麥凱獎 (獲獎) |
土星獎 |
2003 第29屆土星獎最佳編劇 千與千尋 (提名) |
人物評價
宮崎駿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出品的動漫電影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受到世界各地民眾的歡迎,《時代周刊》曾評價他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網易新聞評)。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可以說沒有他的話日本的動畫事業會大大的遜色。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後的精神支柱。宮崎在打破手塚治蟲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鬥又為後代動畫家做出了榜樣。宮崎峻的動畫片是能夠和迪斯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宮崎峻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和平主義、女權運動這些令人反思的訊息,融合其中。他這份執著,不單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視,連美國動畫王國迪士尼,都要斟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發行版權(亞洲地區除外)。宮崎峻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稱其為“動畫界的黑澤明”(人民網評)。他的動畫能從日本本土走向世界,無疑是跨文化傳播的一個成功的典範。他的作品具有極強的想象力,為人們展現的是一個個魔幻而又美麗的世界。他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真摯情感以及作品中所承載的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人民網評)。宮崎駿本人多次表達反戰主張,他的作品始終秉承著感人的故事、溫暖的畫風以及反戰和平思想(中國日報評)。宮崎駿對電影情節的構思,一方麵反映了他自身的曆史認識與現實思考;另一方麵,也代言了一部分戰前出生的日本人對於曆史問題的負疚感,以及希望曆史問題早日得到解決的願望(作家秦剛評)。不得不承認,1994年的《風之穀》動畫的成功和當時的環保思想不無關係。而這個作品在連載中見證了宮崎駿想法的不斷變化和反思。《天空之城》是宮崎監督的電影。宮崎的監督富於動作和戲劇張力,充滿真實觸感和細節的幻想,他的風格得到了完全發揮(網易娛樂評)。
宮崎駿的名字以及他的工作室吉卜力,更能成為日本動畫的代名詞。他是一個很出色的故事創作人,他很自然地便能把心中的故事告訴了大家,而這種才華使他成為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導演。參與他的作品創作的小人物全都因作品而取得一鳴驚人的成功(《動漫百科全書》的合著者喬納森·克萊門茨評)。從《哈爾的移動城堡》回溯至開始便可以非常客觀的承認:宮崎駿是日本動畫產業的中流砥柱,一個最優秀的折中主義者,從手法來看,它的藝術語言一點也算不上前衛,他一直是在別人的實驗基礎上耐心打磨,然而就是這樣,他的技巧反而讓更多的人領略到。或許宮崎駿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他明白要想讓世人警醒,那他的語言反而要溫和,因為過分刺耳的呐喊有時會讓脆弱的人類掩起耳朵。或許宮崎駿吃了折中主義的虧,那使他不能成為一個耕耘者,但宮崎駿更多的占了折中主義的便宜,他成了一個收獲者。其次,他完美的把握了現實和想象的平衡,他讓人知道想象世界的美好,一切如天花亂墜。看他的作品,就好像在人類狹窄的後腦上開了一扇廣闊的天窗,讓人不由自主的相信夢想的力量,因為夢想的存在是借以人與神比肩的理由。從開始到現在的所有作品,宮崎駿思想是一以貫之且辯證發展著的,他的世界觀,曆史觀,人生觀和藝術觀都有著明晰的脈絡,最終都為了構建那個完美的宮崎駿世界而努力(第十放映室評)。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