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臥薪嚐膽的主人公是誰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臥薪嚐膽的主人公是誰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臥薪嚐膽的主人公是誰
臥薪嚐膽的主人公是勾踐。
臥薪嚐膽原指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複國的事跡,後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立誌雪恥圖強。
北宋文學家蘇軾寫過一篇《擬孫權答曹操書》。北宋的蘇軾為三國孫權虛擬一篇書信給曹操,信中,蘇軾發揮想像,戲說孫權“臥薪嚐膽”。這個無中生有的事,與勾踐並不相關。到南宋時期,呂祖謙在《左氏傳說》中,談到吳王夫差“坐薪嚐膽”。
明朝張溥在《春秋列國論》中說,夫差位,為報父仇,臥薪嚐膽激勵自己。這種說法把夫差舉出來,沒勾踐什麽事兒了。
南宋的書籍卻屢屢提到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明末梁魚的《浣溪沙》劇本,又極力渲染勾踐苦心誌、勞筋骨臥薪嚐膽的英雄作為。明末作家馮夢龍在自己的曆史小說中,也多次提到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
擴展資料: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本名鳩淺,古時華夏文字不同,音譯成了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
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後重用範蠡、文種,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複起來。
越王勾踐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越王勾踐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
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於徐州(今山東滕州南),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臥薪嚐膽
臥薪嚐膽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臥薪嚐膽故事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是春秋末年越國國君。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前465年在位。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及其子勾踐將吳王闔閭擊敗。闔閭之子夫差立誌報仇,在吳國的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與越發生激戰,越兵大敗。為了保存力量,勾踐退兵至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采用範蠡之計,表麵向吳稱臣乞和,實則臥薪嚐膽,積聚力量,時時不忘滅吳雪恥。
後來勾踐利用夫差和諸侯會盟、率兵北上爭霸之機,一舉攻入吳國並殺死吳太子發。後勾踐再次舉兵伐吳,大敗吳軍於笠澤。幾年後,越軍逼進吳的國都姑蘇(今蘇州),頻繁侵襲,夫差屢戰屢敗。到公元前473年,勾踐一舉滅吳,夫差投降。
隨後,勾踐又乘勝進軍北方,渡過淮河,在徐州(今山東滕州東南)召集諸侯會盟,取代吳而成為天下霸主。周天子使人賜胙,命為伯。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